擔任職涯專案總召一職絕對是我在資種的一大印記,給了我收穫與成就感,也讓我有自我檢視的機會。
起心動念
剛進入資種時,在聽到潘潘學姐的一句「資種就是讓你們 try and error 的地方」之後,這句話就一直縈繞在我的腦海中,彷彿醍醐灌頂一般。所以我想,既然有幸加入資訊種子培訓計畫,就應該要不虛此行地在這裡留下自己走過的痕跡與價值,並無畏的在這裡嘗試一切想做的事情。因為,在資種不怕犯錯,只怕自己不敢做。
因此,我決定在這一年內再挑戰一次領導者的角色,除了想將自己前一段時間累積的實習經驗在實戰上應用,審視自己目前專案管理以及活動企劃的能力,另一個重要的目的則是想測試現在的自己在扮演所謂的「領導者」時有多少能耐去帶領一個團隊。在下定決心後,我選擇了與自己最有共鳴的職涯專案。
關於團隊領導,我是這樣看的
當初決定要帶這個團隊時就對自己有一些期待與目標。對職涯專案的願景,我希望能藉由這個專案促成十六屆資種學員彼此分享、交流、回饋;對召部團隊,則是想試著用自己的方式帶出一個我所嚮往的團隊氛圍與樣貌。在這邊的篇幅我想主要分享自己在帶領召部團隊的心得。
基於對自己的要求,我可以說是用 100% 的心力在思考如何當一個好的總召才能讓團隊用最有效率的方式運作,並同時建立好的團隊工作氛圍。在這四個月的專案期間,其中有三點是我認為身為一個團隊領導者很重要的能力與要素,分別是時程控管、用人分工的技巧以及溝通能力。
時程控管
身為團隊領導者就如同一艘船的掌舵者一樣,決定著團隊未來的走向與前進速度,因此必須擔負起整體專案時程控管的重責大任,確保團隊每個人在對的時間點完成各自的任務,才能讓團隊任務在預定的期限內如期完成。
用人分工
我認為好的領導者不一定會是個人工作能力最強的人,但肯定是最會統籌所有人意見並妥善分配工作的角色。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特質與各自的長處,因此如何讓每個人都妥善發揮各自的強項就成了使團隊運作更加高效的重要課題。透過專業分工的思維,讓每個人負責各自擅長的工作,除了效率提高之外,也能讓每個人在團隊中更加如魚得水。
溝通能力
這是我認為三項中最重要的一點,很多事情都是先建立在擁有良好的溝通基礎上。我覺得良好的溝通有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就是同理心。在會議中,我會習慣在一個段落的結束問大家到目前為止的討論內容有沒有哪裡不清楚,確保所有人的認知在同一個水平上;在交付工作時,我會思考用什麼方式說明能讓對方比較好懂。不僅是說話時要盡量言簡意賅,也包含文字精準的溝通等,必須時常換位思考「如果我是他」能不能理解這樣的表達。簡單來說,就是用最少的時間、最簡單的方式讓對方了解自己想傳達的意思。很多時候團隊沒有效率就是敗在溝通成本太高,所以這是我覺得至關重要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