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全名 — Top Up the Value 價值最大化,是在 TUV 專案中所追求的目標。此專案讓學員針對社會議題發揮創意,培養解決問題的邏輯與方法,成為主動創造社會價值的人。
專案全名 — Top Up the Value 價值最大化,是在 TUV 專案中所追求的目標。此專案讓學員針對社會議題發揮創意,培養解決問題的邏輯與方法,成為主動創造社會價值的人。
TUV 專案心得
Mentor:
第 7 屆林浩崴學長
第 13 屆林瑜禎學姐
第 18
屆張紘齊學長
解決問題過程
利用議題樹的拆解,分析出大學生不使用環保餐具主因是習慣尚未養成。故以環保北極熊手遊的形式,讓使用者在遊戲社群中互相監督,最終養成攜帶餐具的習慣。
期末呈現
在資料分析、MVP 測試後,最後選定以 LINE 官方帳號聊天機器人來進行任務互動測試,並實際打造出該帳號與回應,讓大學生嘗試使用。
心得分享:國立政治大學 企業管理學系 余玖熹
在最初訂定最小可行性產品(MVP)時我們組遇到不小的困境,也發現若繼續安逸在自己的舒適圈內或許永遠無法進步,做不出具有參考價值的 MVP,因此我們決定給自己新的挑戰,嘗試用 Line Official Account 做出一個互動式任務、推播提醒等功能兼具的聊天機器人,在組員都踏出自我設限的框架,並經歷一番研究與實作後,最終成功做出超乎自己預期完整度的實驗產品,取代原本毫無吸引力的一般電子文件檔方案。而儘管 TUV 專案結果不如預期、沒有達到想要的成效,但在這次的經驗中,我們從一群專案小白經過大量的討論、不斷地挖掘可能性,到親自動手實作 MVP,不但在邏輯、溝通及各項軟硬實力上皆有所提升,更獲得了一次寶貴的專案流程實作經驗!
TUV 專案心得
Mentor:
第 13 屆薛翔文學長
第 14 屆陳威宇學長
第 17
屆周郁芳學姐
解決問題過程
拆解議題樹後會發現核心問題是在經營社群上的形象,而利用設計的桌遊與濾鏡,能讓使用者帶入角色同理,在提升自信的同時,亦能降低外貌焦慮傾向。
期末呈現
實際產出桌遊及濾鏡做為測試產品,邀請大學生參與,並得到反饋這些設計的確能帶來正面效果。
心得分享:國立台灣大學 國際企業學系 羅元駿
觀察問題、拆解議題、驗證論點與解方提案,這些聽起來細枝末節的能力,沒有親身經歷過,不會體會到其中的精髓與困難,而很高興資訊種子的 TUV 專案,給了我們一個難能可貴的練習機會;而嚴謹的邏輯演繹思維、想法的發散與收斂、團隊協作的技巧,這些平時在學校中被忽略的「小事」,在 TUV 專案以及資訊種子中都會被無比的重視,並且重新塑造起你的思考與行為模式。 透過課務、Mentor 們的協助指導,我們得以梳理眾人的理解與想法,且能不斷挖掘可能的盲點並將之破除。在 TUV 專案中,我們快速成長,奠定自己職場協作以及邏輯思考的基礎能力,為將來更具挑戰性的專案做好準備!
TUV 專案心得
Mentor:
第 13 屆廖芷寧學姐
第 13 屆徐薇茹學姐
第 18
屆張宇承學長
解決問題過程
藉由實際拆解議題,分析出核心問題源於長者退休後的社會互動減少。故解決的方法為建立社群,提供長者參與社會活動、增加人際交流的管道,可降低長者退休後所感受到的孤獨感。
期末呈現
建立模擬版臉書社群「揪友團」,並實際邀請里民中心長者進行測試,蒐集回饋皆顯示此平台能提升社交關係與改善情緒。
心得分享:國立政治大學 歐洲語文學系 陳采郁
起初在進行 TUV 專案時,花了比預計多的時間在確立欲改善問題及定義核心問題,很感謝 Mentor 和課務協助我們釐清邏輯,也很慶幸組員們一起撐過了那段時間。透過專案讓我學會如何以議題樹拆解的方式一步步找出核心問題,接著規劃解方,到最後落地執行 MVP,包含拍攝概念影片、撰寫活動企劃書、設計問卷與訪綱,以及拜訪公益團體與里民中心。在專案過程中,除了能將資種課堂所學運用在專案的各個階段,也培養了專案管理、溝通合作、會議技巧等軟實力,對於日後在進行其他專案時的邏輯思維與問題解決都有很大的幫助!
TUV 專案心得
Mentor:
第 11 屆吳佩容學姐
第 14 屆魏佑容學姐
第 17
屆蔡旻諺學長
解決問題過程
拆解議題樹、分析問題後,發現市面上缺乏給高中升科大的學生一個專門彙整技職資訊的平台。故藉由建立科大升學資訊網站、科大體驗活動,提供高中生進一步認識科大的機會,降低資訊落差。
期末呈現
建立模擬升學網站,放上科大各科系資訊、科大普大比較等,並找尋北部高中生進行實際測試,以驗證該網站能幫助有技職意願的高中生更了解科大資訊。
心得分享:國立台灣大學 外國語文學系 鄒默秦
TUV 專案的核心是去對社會議題的解方進行創意發想,而教育作為大眾相對熟悉的議題,在專案的一開始,我們組不斷思考要如何跳脫框架,做出和市面現有方案的區隔。經歷好幾回的討論、想法被打掉、再重新建立,才終於確定議題。這樣的過程讓我學習到如何分析問題,藉由拆解議題樹來將問題挖深、找出核心,從不同角度下去進行釐清,也才能確保我們要解決的是「真的問題」。 而鎖定核心問題後,解方的發想以及測試亦讓我所學甚多!從腦力激盪開始,到解方驗證、落地執行,步上台北街頭找尋高中生實測,透過這樣的實作經驗,得以學習專案的管理與實踐;同時過程仰賴和組員大量的合作與溝通,更能加強自身團隊協作的能力。整個 TUV 專案讓我不僅學習問題解決、更能培養企劃撰寫、強化邏輯思維,預備學員在職場上都可應用的軟硬實力!
TUV 專案心得
Mentor:
第 12 屆陳炯翰學長
第 14 屆蔡曜宇學長
第 18
屆劉紫芸學姐
解決問題過程
在資料蒐集、議題樹拆解後,釐清核心問題為大學生難以建立完整的知識系統。故藉由建立讀書會學習平台,搭配學習模板,創立一個社群供大學生獲得更良好的學習成效。
期末呈現
使用線上方式實際進行小型讀書會,邀請 22 位大學生參與,過程中使用模板和專人引導,模擬讀書會的模式。回饋顯示讀書會能幫助學習時無法串連資訊的問題,也能幫助受眾在新領域的學習上更有架構。
心得分享:國立台北大學 經濟學系 陳嘉珮
TUV 專案是進入資種後的第一個專案,我們這組所探討的社會議題為科技泛濫,過程中經歷「定義問題 → 拆解問題 → 找出核心問題 → 討論解方」,一系列的步驟在三個月中讓我們親身經歷了一個專案從發想到收斂、收斂到收穫的過程。 還記得當初對拆解問題、找到核心需求這塊還相對陌生,我們組花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來確立問題,正因為一開始的進度落後,讓我們在後期更懂得如何去規劃開會時間及加快團隊溝通。非常感謝專案中有課務及三位 mentors ,在我們討論遇到盲點時都能給予協助,提供自身經歷的輔助。 最後,我們實際邀請 22 位大學生,透過我們規劃的學習模板及專人引導的形式,體驗我們的線上讀書會,回饋滿意度高達 8 分。雖然在最後階段我們仍有許多待優化之處,但在這次專案中初次與跨領域組員共事,大量會議討論與修正,提升了我邏輯思考與團隊合作力,我想這也是 TUV 專案帶給我最大的成長!